2025年4月,中美关税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跨境卖家坐上了过山车。
这场被媒体称为“经济核战”的博弈,最终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发布暂时落幕。

根据协议,美国当前把2025年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地区)的新增关税从145%削减至30%。中国将把对美国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
从声明来看,具体而言:
(一)4月2日,美方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
谈判结果:24%对等关税暂停90天生效,只剩10%对等关税有效。
(二)4月8日和4月9日,美方分别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从34%提高至84%,从84%提高至125%。
谈判结果:双方取消这两次提高的合计91%(125%-34%)的对等关税。
(三)联合声明中未提及2、3月新增的20%的芬太尼关税,所以该关税依然有效。
(四)跨境卖家比较关注的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取消一事,此次未提及。

综上,目前美国2025年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为10%对等关税+20%芬太尼关税,共计30%关税。
这场关税风暴的剧烈波动,暴露了跨境卖家在全球化中的脆弱性。
关税调整,对跨境卖家的直接影响:
·关税转嫁,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
此次谈判后,美国市场税率从145%→30%,理论上释放一定的利润空间,但需注意的是:
·芬太尼、对等关税冲击,相关品类卖家仍然被迫提价20%-30%以维持利润。
·T86政策取消后,小包清关手续费增加,物流时效延长5-10天。海关审价趋严,低报货值风险激增。
·物流体系:海外仓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T86政策取消后,直邮模式可能会走向衰落,海外仓价值凸显,FBA相关商品享受“离境即退税”政策,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成为卖家抵御政策风险的有力保障。
·运营节奏被打乱
暂停实施的24%对等关税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未来会不会落下,运营上尤其是供应链需做好准备,财务上仍需预留政策突变应对资金。
·中小卖家将可能被加速出清
行业洗牌加剧,关税成本导致低附加值产品利润率暴跌,缺乏品牌壁垒的卖家可能被迫加速出清。
别躺平,要突围!
·政策风险常态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
过去5年中美关税经历多轮反复,证明"关税地板"不存在,需建立政策预警机制,规范清关流程。
·站点多元化:从“单站点依赖”到“全球布局”
美国站点虽然是跨境卖家尤其是大部分亚马逊卖家的主要目标市场,但仍然需要布局多站点,以应对政策性风险。东南亚、拉美、欧盟市场值得去掘金。
·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无品牌商品关税转嫁能力是非常低的,政策变动,容易影响跨境生意的大盘。
产品创新、申请专利、本地化运营,借助平台如PartnerBoost进行红人种草、联盟/媒体营销,都是当下要去探索的品牌化运营路径。
·提高运营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布局海外仓
·提升精细运营能力,利用第三方平台如船长BI管好店铺运营和库存
全球经济政策形势如同海浪,出海卖家无法阻止浪潮,但可以学会冲浪。在这场难有终点的博弈中,唯有将政策风险内化为进化动力,方能在全球化浪潮中驶向更辽阔的海域。船长与你一起加油!
船长BI,具备亚马逊多店铺数据分析、FBA库存管理、智能补货、广告管理、智能调价、利润分析、站外引流等功能,帮助亚马逊卖家提高运营效率,加速出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