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临近,但面对物流和补货问题,很多卖家却一筹莫展!
一、突破发货限制引发“后遗症”
物流涨价,时效慢;尾程物流拥堵,派送延迟;亚马逊提高IPI分数,限制补货数量;运营中心部分仓库爆仓,商品入库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不少卖家店铺绩效开始受到影响。
特别是补货限制,关系到旺季备货!一些卖家为创建更多的货件数量,开始寻找并尝试使用突破发货限制的方法。例如:
多页面创建补货
加变体补货
换类目创建补货,翻新原本的链接
创建跟卖链接补货
利用系统时间差,多次创建补货
找服务商补货等
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自亚马逊7月二次限制卖家补货数量以来,大批使用突破发货限制方法创建发货的卖家都出现了“后遗症”。新品受影响最大,货件被取消,在途的货件也难逃其咎。
图源/亚马逊后台
有卖家表示,自己的一款新品通过突破发货限制创建的货件计划,被亚马逊取消了,但已经发海运,现在货漂在路上,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遇到同样情况的卖家比比皆是。
图源/知无不言
也有卖家开case咨询客服得到回复,发送的库存数量超过最大货件数量将违反政策,可能会导致不合规货件被取消,客服建议其尽量联系承运人把货件召回。
图源/卖家提供联系客服的回复截图
更严重的情况是,有卖家因此被禁止创建FBA货件,甚至还有卖家直接被封号。眼看旺季就要到了,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出篓子,旺季就更难了!船长了解到,其实早在4月就有卖家因使用突破发货限制方法创建货件收到亚马逊警告信。
图源/卖家提供收到的警告信截图
二、货件在途被取消的补救措施
目前网上传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些不太靠谱!
以下三种方法来自卖家成功的解决案例
仅供大家参考:
01、开英文case,有几率可以重新创建货件
注意点:说明货件已经发走,切勿提及库存限制相关的问题,不保证入库时效。关注您的IPI分数,如果低于500分,您的仓储容量会受到限制,库容超标将会收取超量费;如果达到500分及以上,就不用担心超量费的问题。
02、发货到海外仓做中转,重新创建这批货件
注意点:海外仓将产生额外的费用,具体可以联系您的货代沟通相关事宜,待可创建发货计划时再发回FBA。
03、自发货补充+海外仓一件代发
注意点:出于货件是否会拒收或是安全考虑,有条件的卖家可以选择先备货到海外仓,当FBA库存不足时,及时从海外仓补货进FBA,在此期间也可以利用海外仓一件代发,确保热销商品有货,稳定商品的销售,避免受断货影响降权。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基于平台漏洞的突破发货限制的方法,船长建议卖家们能不用最好别用,以免在旺季前“翻车”。回归根本,想要解决限制发货数量问题,提升销量和提高IPI分数是关键。
*IPI 控制面板显示的每个分类的绩效标准
提高 IPI分数的四个建议参考:
减少【冗余库存】,以提高收益
提高【售出率】,以平衡库存可售周数
修复【无在售信息】的商品,以确保库存可供购买
确保热销商品【有货】,从而提高销量
船长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过提高IPI的几种方法,详情点击查看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这段时间船长还收到很多卖家反映称,亚马逊运营中心多个仓库上架速度如蜗牛,好多货件一个多月了还没上架。
三、货件入库情况仍然很严峻
根据卖家开case咨询客服的反馈,船长了解到,目前亚马逊运营中心部分仓库的入库速度情况如下:
比较慢的仓库:SDF8、PHX6、PHX3、DAL3、MIA1、FTW8;
严重滞后的仓库:STL4、SDC1、CLE2、STX2、LGA9、DCA1、JAX2、RDU1、FTW3、PHX7、PHL1
除以上仓库外,其他的仓库情况相对较好。不过按照卖家实际反馈的情况来看,远不止以上这些仓库,且入库具体时间也尚不能确定。
不仅如此,还有卖家出现发货和收货数量不一致的情况。
四、发货与收货数量不一致
最近,船长在卖家论坛上看到不少卖家遇到了发货和收货数量不一致的问题。例如下面这位卖家,发FBA,一共7箱货,只上架了1箱,其他6箱不见了,且货件处于已完成状态。
图源/卖家论坛
旺季在即,亚马逊仓库爆仓,出现丢件、货损情况在所难免。如果是因为亚马逊本身出现的这种失误,例如在库丢失&损坏,符合索赔政策要求的,卖家可以向亚马逊申请有效赔偿。
您可以使用船长BI的 FBA 索赔功能进行索赔,系统会自动分析可索赔商品明细,并且为您准备好了索赔信模板。您只需将索赔信复制、粘贴到亚马逊后台开case即可。
方便省事,还能提高索赔成功率!
点击查看大图
0抽佣,高效索赔三步走:旺季亚马逊FBA货损量大,这样做可以帮你挽回销售额3%利润
最后,船长要再次提醒卖家们,突破发货限制创建发货没有绝对的安全。使用这些方法前大家一定要评估好账号的被审查风险,任何违背平台规则的行为最好别出现!合规运营,做好产品,才能更好的推动您的销售业务良性发展。
扫码关注“船长BI”公众号

注册船长BI即享受基础功能永久免费使用!
(文/船长BI)
【特别声明】本文首发于captainbi.com,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本文内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