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亚马逊精细化运营与数据分析
大部分卖家一听到高预算,直接就与“因为CPC太高,所以每天需要花费很多”划上等号。本文将先从三个误区切入,带大家走出高预算的常见误区,并看看高预算适合什么样的卖家、产品和时间节点。干货分享来自亚马逊广告明星卖家讲师、千万美金操盘手Nemo。
更多旺季流量运营打法,可【点击此处】报名参与11月22日成都·冲刺年终旺季·跨境卖家运营增长策略私享会
误区一:高预算=大卖家+高花费
高预算就不适合新手小白吗?其实如果希望快速起量或冲排名,无论“老手”还是“小白”都适用。而这里的高预算,并不单指花费多(比如单日预算1000美金以上),更多是卖家对推品前期告ACOS的承受能力。
误区二:完全按照类目划分产品进行高预算推广
在适配产品范围上,并不完全按照类目,而是按产品特质去划分。比如只要产品满足以下特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就适合高预算打法:
· 流量大的常规产品
· 冲排名的产品
· 对关键词排名依赖度高
· 关键词丰富的产品
· 高客单价产品
· 变体较多的产品
误区三:高预算需要一直维持
在推广时间节点的选择上,也并不是整个产品周期持续高预算。通常是在新品初期、库存充足、旺季前准备、断货商品重新激活等阶段,以帮助卖家快速拓宽流量入口,实现快速起量。
一、高预算的“反面教材”
日常运营中,很多高预算卖家都容易犯“平均用力”的错误。比如同时上架几个新品,或者店铺里有多个产品都需要强力推广时,大家会希望同步推进,然后就把推广费用平均地分配在这些产品身上。这样操作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背景:卖家A的店铺90%的销售额来源于一个产品,但在过去3年内,他都把推广预算几乎平均地分配在店铺的几个ASIN上,主力销售产品的推广预算没有获得“倾斜”。
“平均用力”的结果:爆款产品不能得到有效曝光,大量库存无法快速周转,滞销产品依然滞销,长期仓储库存大量积压。
可见,预算要集中在最主要的出单产品上,不要平均摊分在每个商品上面。主力出单商品应该和其他商品有一个明显的预算差距,表现不好的产品要及时“壮士断腕”。
二、高预算的广告架构
高预算也需要花到刀刃上,但是要怎么搭建合理的广告架构,让预算用到点上,优化投产比呢?我们通过四步进行操作:
step1 建立关键词库
高预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流量,而流量的基础还是关键词。所以首先要建立一个关键词词库,按流量大小进行分类:
Step2 建立初步广告架构
当关键词词库搭建完成后,需要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建立初步完整的广告架构。因为产品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特点的。所以即使同一个产品,在不同时期的广告架构,和对应的预算分配,都有很大的不同:
不同广告产品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不同的广告目标。了解产品不同时期关注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选择广告产品:
对于新品期产品来说,高预算广告架构可以这样搭建:
· 使用手动广告关键词不同的匹配方式(精准匹配/词组匹配/广泛匹配)。
· 根据关键词流量层级的大小,搭建两到三个不同的手动关键词投放广告活动搭配1-2个手动ASIN定向广告活动和1个自动广告活动(用于验证Listing的质量和相关性)。
· 如果还有额外的预算,可以考虑少量投放视频广告(比如品牌推广广告视频形式),但不是必须的选项。
在实操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参考以下广告架构及预算分配:
step3 建立以周为单位的推广计划
在这个周计划里,不仅要考虑广告,还要结合促销/评论/如何获得免费流量综合思考。同时记录操作和预期,以及是否达到了这个预期。
在整个投放计划中,要明确影响销售的节奏因素有哪些。除了广告预算、竞价和布局之外,库存和供应链、促销的方式和节奏都会产生影响。千万不能把ACOS过高、出单不好这样的结果单独地归因到广告身上,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step4 阶段性地验收成果
完成了上面的流程,就可以阶段性检验成果了。以下面两个不同的产品的预算优化结果为例,经过上述步骤的调整后,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划重点】
高预算打法适合有资金准备,想要快速冲排名的卖家。如果产品本身流量大,关键词多,或者客单价比较高,建议采用高预算打法。但高预算不意味着钱可以随便花,旺季或者冲排名的关键时期,是集中分配预算的时间节点。
*内容来自亚马逊广告内容授权,版权所有@亚马逊2024
做亚马逊,用船长BI
专注于亚马逊精细化运营与数据分析
评论(0)